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也礼不可罢凤阁侍郎 王方庆
又推言明堂布政之宫
所以明天气统万物也汉儒以明堂太庙为一宗祀其
祖而配上帝取宗祀曰清庙正室为太室向阳 …… (第 33b 页)
惟制定其礼臣下不敢专成均博士吴杨吾等共言秦
灭学告朔废今用四孟月季夏至明堂告五时帝堂上
请兼如齐贤 方庆
议不数岁礼亦废久之齐贤迁博士 …… (第 34a 页)

日祭请停如礼疏奏天子以语侍臣曰礼官言诸陵不
当日进食夫礼以人情沿革何专古为乾陵宜朝晡进
奠如故 王方庆
上明堂告朔议曰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谨按
榖梁传云闰者附月之馀日天子不以告朔非礼也闰 (第 41a 页)
不及千人庐陵王代之不浃旬辄五万今欲继
统非庐陵王莫可后怒罢议久之召谓曰朕数梦双陆
不胜何也于是仁杰与 王方庆
俱在二人同辞对曰双
陆不胜无子也天其意者以警陛下乎且太子天下本
夲一摇天下危矣文皇帝身蹈锋镝勤劳而有 …… (第 10b 页)
以令天下书闻不报
中宗初为太子时生懿德太子重润高宗喜甚是岁为
皇太孙开府置官属帝问吏部侍郎裴敬彝郎中 王方
对曰礼有嫡子无嫡孙汉魏太子在子但封王晋立
悯怀子为皇太孙齐立文惠子为皇太孙皆居东宫今
有太子又立太孙 (第 12b 页)
人物亦多侯景以数千人渡江一朝
瓦解武不可黩人不可弃此之谓也武太后圣历二年
欲以季冬讲武有司延入孟春时 王方庆
上疏曰孟春
之月不可讲兵者兵金也金性尅木春盛德在木孟春 (第 46b 页)
   右小戴(注附六部一/百二十二卷)
礼记新义疏二十卷(贺/玚)礼记义疏九十九卷(皇/侃)礼记讲
疏四十八卷(皇/侃)礼记义疏四十卷(沈/重)礼记义疏三十八
卷 礼记义疏四十卷(熊安/生)礼记义十卷(何佟/之)礼记大
义十卷(梁武/帝)礼记文外大义三卷(秘书学士/褚晖撰)礼记义记
四卷(郑小/同)礼记正义七十卷(孔颖/达等)礼记正义八十卷(唐/贾)

(公/彦)礼记正义十卷 (王方/庆)
礼记小疏二十卷 礼记精义
十六卷(李文/叔)礼记外传四卷(成伯玙撰/张幼伦注)礼略二卷
   右义 …… (第 9a 页)
和曲台礼三十卷(王彦/威)续曲台礼三十卷 窦氏
吉凶礼要二十卷 直礼一卷(李宏/泽)古今仪集五十卷 (王方/庆)
开宝通礼二百卷 通礼目录三卷 开宝通礼
义纂一百卷 义纂目录一卷 礼阁新编六十卷(王/皞)
礼院杂 …… (第 14b 页)
   右明堂郊祀社稷释奠风雨师仪注(二十三部/百五十卷)
晋七庙议三卷(蔡/谟)亲享太庙仪注三卷 崇丰二陵集
(裴瑾/卷亡)永昭陵仪式一卷 四季祠祭文一卷 列国
祖庙式一卷(梁/隐)三品官祔庙礼二卷 (王方/庆)
景灵宫须知
一卷 仁宗山陵须知一卷 …… (第 17a 页)
指论一卷(褚长/文)法书要录十卷(张彦/远)草书杂体
(裴行/俭撰)荆浩笔法记一卷 王氏八体书范四卷 (王方/庆)

祖一卷(张怀/瓘)书法药石论一卷(张怀/瓘)六体论一卷(张怀/瓘)
御制评书一卷(唐太/宗)有唐 (第 31a 页)
国朝
旧事四十卷(纪唐/事)集说一卷(记唐十/五事)孝和中兴故事三
(张齐/贤撰)南宫故事十二卷 (王方/庆
撰)南宫故事三十卷(卢若/虚撰) …… (第 28a 页)
文贞公传事四卷(敬播/撰)
贞公事六卷(刘祎/之撰)魏文贞故事八卷(张大/业撰)文贞公事录
一卷 (王方/庆
撰)英公故事四卷(谢偃/撰)英国贞武公故事四卷
(刘祎/之撰)彭城公故事一卷(陈谏/等撰)张九龄事迹 …… (第 28b 页)

要图五卷 文武百官图一卷(万当/世撰)
   右职官上(六十三部五/百八十一卷)
尚书考功簿五卷 (王方/庆
撰)尚书考功课绩簿十卷 (第 30b 页)
(王方/庆
撰)
书科配簿五卷 梁选簿三卷(徐勉/撰)梁勋选格一卷
天官旧事一卷(刘贶/撰)选谱十卷(裴行/俭 …… (第 30b 页)
三卷(唐韦/述撰)史馆故事录三
(五代周史/官所录)史官懋官志五卷(本朝赵/邻几撰)宫卿旧事一卷 (王方/庆
撰)东宫官属一卷 九寺三监录一卷 群牧故事
三卷(王晓/撰)养马事宜一卷(廖康/撰)金牧图一卷 州牧 …… (第 32a 页)
   右高隐(十六部七/十八卷)

孝子传十五卷(晋辅国将军/萧广济撰)孝子传八卷(师觉/授撰)孝子传
赞三卷(王韶/之撰)孝子传十卷(宋员外郎/郑缉之撰)孝子传二十卷(宗/躬)
(撰/)孝子传三卷(徐广/撰)孝德传三十卷(梁元/帝撰)孝友传八卷
(申/撰)秀曾参传一卷 孝子传三十卷(梁武/帝撰)友义传十卷
(崔元/炜撰)友悌录十五卷 (王方/庆
撰)孝行志二十卷(赵珫/撰)兄弟传
三卷(裴怀/贵撰)忠孝图赞二十卷(李袭/誉撰)孝子后传三十卷(郎 …… (第 41b 页)
   右家传(三十八部一/百六十一卷)
列女传十五卷(刘向撰曹/大家注)列女传七卷(赵母/注)列女传八
(高氏/撰)列女传颂一卷(曹植/撰)列女传颂一卷(刘歆/撰)列女
传赞一卷(缪袭/撰)列女后传十卷(项原撰唐/志作项宗)列女传六卷
(皇甫/谧撰)列女传七卷(綦母/邃撰)女记十卷(杜预/撰)后妃记四卷(虞/通)

(之/撰)王嫔传五卷 (王方/庆
撰)贞洁记一卷(诸葛/亮撰)列女传略七卷
(魏徵/撰)列女传一百卷(唐武/后撰)王氏女记十 (第 46a 页)
(王方/庆
撰)保傅乳
母传七卷(唐武/后撰)美妇人传六卷 妒记二卷(虞通/之撰)续妒
记五卷 (第 46a 页)
(王方/庆
撰)曹大家女诫一卷 内训二十卷(辛德原/王劭等)
(撰/)妇人训诫集十卷(徐湛/之撰)娣姒训一卷(冯 …… (第 46a 页)
(颜之/推撰)冤魂志三卷(颜之/推撰)因果记
十卷(刘泳/撰)冥报记二卷(唐临/撰)王氏神通记十卷 (王方/庆
撰)(第 48a 页)
一卷 大禹治水元奥录一卷
 河防通议一卷(沈立/撰)
   右川渎(三十一部一/百六十卷)
九嵏山记 (唐王方/庆
撰)嵩山记一卷(卢鸺/撰)又一卷(张景/俭撰)庐山 …… (第 8b 页)
   右豢养(四十一部一/百三十二卷)
竹谱一卷(戴凯之撰/见隋志)竹记一卷 笋谱一卷(宋朝僧/赞宁撰)
萱录一卷 园庭草木疏二十一卷 (唐王方/庆
撰)四时栽接
记一卷 种植法七十七卷(唐诸葛/颍撰)禁苑实录一卷
 花目录七卷(宋朝张/宗诲撰)花品 …… (第 20a 页)
 严尤三将军论一卷 春宫要录十卷(章怀太/子撰)皇太
子诸王训十卷(丁公/著撰)青宫要记十卷(唐武后撰/以赐太子)修身要
览十卷(章怀太/子撰)帝王集要三十卷(崔氏/撰)君臣相起发事
三卷 魏徵谏事五卷 自古诸侯王善恶录二卷(魏/徵)
(撰/)平台百一寓言三卷(张太/元撰)君臣政理论三卷(杨相/如撰)
经妙言四十卷(李袭/誉撰)六经法言二十卷 诸经纂要十
(崔郾/撰)经史要录二十卷(郑浣/撰)读说苑十卷(刘贶/撰)百行
章一卷(杜正/伦撰)前代君臣事迹十四篇(唐宪/宗撰)训记杂载十

(武后/撰)维城典训二十卷 维城前轨一卷(裴光/庭撰)谏苑
二十卷(于志/宁撰)谏林五卷(齐晋陵令/何望之撰)谏林二十卷 (王方/庆
撰)
典三卷(杨浚/撰)千秋金鉴录五卷(张九/龄撰)唐次辨谤略二卷
 元和辨谤略十卷(令狐楚/等撰 (第 27b 页)
  道家二
列仙传二卷(汉刘/向撰)列仙传赞三卷(孙绰/撰)列仙传赞二卷
(郭元/祖撰)列仙传十卷(葛洪/撰)说仙传一卷(朱思/祖)仙隐传十卷
(周孙夷/中撰)集仙传十卷 洞仙传十卷(见素/子撰)道学传二十
(马枢/撰)续神仙传三卷(唐沈/汾撰)八仙传一卷(唐江/积撰)八仙图
一卷(郏氏/撰)神仙传略一卷(葛洪/撰)神仙纂要录一卷 江
淮异人录三卷(宋朝吴/淑撰)宾仙传三卷(何光/远撰)墉城集仙录
十卷(杜光庭集古今女/子成仙者百九人)玉清秘箓二十卷 仙传拾遗

四十卷(杜光/庭撰)总仙记一百三十卷(宋朝乐/史撰)神仙后传十
(唐王方/庆
撰)疑仙传三卷 汉武内传三卷 太元真人
东乡司命茅君内传一卷(唐李/遵撰)清虚真人王君内传一
(弟 (第 9b 页)
   右明堂针灸(六十部一百/九十三卷)
神农本草八卷(陶隐居/集注)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神农本草
经三卷 蔡邕本草七卷 吴普本草六卷 本草经
四卷(蔡英/撰)本草二卷(徐大/山巽)本草经略一卷 秦承祖本
草六卷 李氏本草三卷 王季璞本草经三卷 随
费本草九卷 唐本草二十卷(李绩/等修)新本草四十一卷 (王方/庆
撰)开宝重定神农本草二十一卷(李昉/等撰)新详定本草 (第 11b 页)
二十卷(宋朝卢/多逊定)嘉祐补注本草二十卷(掌禹/锡撰)蜀本草二
十卷(伪蜀韩保/升等撰)證类本草三十二卷(唐慎/微撰)名医别录三
(陶隐/居集)本草集录二卷 本草钞四卷 本草药性三
(甄权/撰)诸药要性二卷 本草性类一卷(杜善/方篆)药性要
诀五卷 (王方/庆
撰)本草韵略五卷 四声本草四卷(萧炳/撰)
草拾遗十卷(唐陈藏/器撰)删繁本草五卷(杨损/之撰)(第 12a 页)
  碑碣
碑集十卷(谢庄/集)释氏碑文三十卷(梁元/帝集)诸寺碑文四十
六卷(释僧/祐集)杂碑二十二卷 碑文三十卷(晋将作大/匠陈协集)
文十卷(车灌/集)蜀国碑文集八卷(唐刘赞集唐人/所撰蜀中碑文)朝贤墓

志一百卷 朝贤神道碑三十卷 金石录二十卷(赵/明)
(诚/集)类碑三十八卷 元门碑志三十八卷 王氏神道
碑二十卷 (唐王方/庆
集)宝刻丛章三十卷 窦氏集古录一
卷 碑籍一卷 翠琰集一卷
  凡碑碣一种十七部四百三十五卷
  制 (第 29b 页)
 布置更在临时山形不得重犯树头不得整齐树藉
 山以为骨山藉树以为衣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
 山不可乱要显树之光辉若能留意于此顾心会于
 精微 王方庆
雅有才度博学多闻笃好经典精于药性活人
 无算
裴元證河东人通儒术该晓图谶
五代 (第 22b 页)
  太子旅贲中郎将
旅贲中郎将一人职如武贲中郎将宋初置天子有武
贲习武训也诸侯有旅贲禦灾害也唐诸率府初有中
郎郎将官永徽元年以太子名忠改诸率府中郎将为
旅贲郎将其郎将改为翊军后或改或省

  太孙官属附
唐永淳元年三月立皇孙重照为皇太孙将置府寮高
宗召吏部郎中 王方庆
问曰前代故事如何 (第 28b 页)
方庆
进曰
臣按周礼有嫡孙汉魏以来皇太子在亦不立太孙晋
惠帝永宁元年立悯怀太子第三子襄阳王尚为皇太
孙太子 (第 28b 页)
官属即转为太孙官属南齐永明十年立文惠
太子长子南郡王昭业为皇太孙便居东宫今皇太子
在而立太孙旁求载籍未有前例上曰自我作古可乎

对曰五帝不相沿乐苟不失上下之序不亏政理之道
亦何事而不可上悦使 方庆
详求典故官属乃奏太孙
府置师傅友文学祭酒及长史曹掾主簿管记司录以
下六曹从事等官各加王府一级上后颇以 (第 29a 页)
武太后圣历二年欲以季冬讲武有司请延至孟春
方庆
上疏曰谨按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命将帅讲
武习射御角力此乃三时务农一时讲武盖王者常事
安不忘危之道也孟 (第 14a 页)
  今罕得其书予家有之凡所纪事率不过数十字
  极为简要新史大抵采用之其忠节一门曰武后
  问石泉令 王方庆
曰朕夜梦双陆不胜何也曰盖
  谓宫中无子意者恐有神灵儆夫陛下因陈人心
  在唐之意后大悟召庐陵王复储 (第 22b 页)
  逐帝书出号曰偕日与日齐行之义也匡文字济
  翁又有资暇集见于录
唐宰相甲族一卷
  陈氏曰唐韦述萧颖士等撰自 王方庆
而下十有
  四家 (第 3a 页)
 治常得中医
汉志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汉志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
隋志医方二百五十六部四千五百一十三卷
唐志明堂经脉类一十六家三十五部二百三十一卷
(失姓名十六家甄权以/下不著录二家十卷)
唐志医术六十四家一百二十部四千四十六卷(失姓/名三)
(十八家 王方庆
以下不著/录五十五家四百八卷)
宋三朝志经脉四十六部一百四十卷医术一百九十
一部二千九十九卷 (第 2a 页)
  以存古云尔
唐魏郑公谏录五卷
  陈氏曰唐尚书吏部郎中琅琊王綝集綝字方庆
  以字行相武后其为吏部当在高宗时馆阁书目
  作 王綝
误也所录魏公进谏奏对之语又名魏文 (第 1b 页)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下
贞观六年(观古/玩翻)春正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癸酉静州
獠反将军李子和讨平之(獠鲁/皓翻) 文武官复请封禅(复/扶)
(又翻去年诸州/朝集使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

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昔秦
始皇封禅(见七卷始皇/二十八年)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
帝之贤不及始皇邪(邪音/耶)且事天扫地而祭(礼记郊特/牲曰郊之)
(祭也大报天也兆于南郊就/阳位也扫地而祭于其质也)何必登泰山之巅封数尺
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犹请之不已上亦欲
从之魏徵独以为不可(纪考异曰实录唐书志及唐统/ 皆以为太宗自不欲封禅而)
(魏文贞公故事及 王方庆
文贞公传录以为太/宗欲封太山徵谏而止意颇不同今两存之)上曰公
不欲朕封禅者以功未高邪曰高矣德未厚邪曰 (第 1b 页)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下
永淳元年(时以皇孙重/照生改元)春二月作万泉宫于蓝田(蓝田/县汉)
(属京兆后魏置蓝田郡/隋废郡为县复属京兆) 癸未改元赦天下 戊午立
皇孙重照为皇太孙上欲令开府置官属问吏部郎中 王方庆(吏部掌考天下之/文吏之班秩阶品)
对曰晋及齐皆尝立太孙(晋/惠)
(帝立太孙臧齐武/帝立大孙昭业)其太子官属即为太孙官属未闻太
子在东 (第 1b 页)
宫而更立太孙者也上曰自我作古可乎对曰
三王不相袭礼(叔孙通/之言)何为不可乃奏置师傅等官既
而上疑其非法竟不补授 方庆
裒之曾孙也 (第 1b 页)
(方庆
梁王/裒之曾孙)
(江陵陷裒徙入关遂/为咸阳人裒当作褒)名綝以字行(綝丑/林翻) 西突厥阿史
那车薄 (第 1b 页)
亦难矣斯亦离间
之渐(间古/苋翻)可使其上下猜阻祸乱内兴矣太后深然之
元振名震以字行 庚申以并州长史 王方庆
为鸾台
侍郎与殿中监万年李道广并同平章事 突厥默啜
请为太后子并为其女求昏悉归河西降户帅其部众
为国 (第 38a 页)
(迁房/州) 王方庆
王及善亦劝之太后意稍寤它日又谓仁
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翼皆折何也(折而/设翻)对曰武者陛下
之姓两翼二子 …… (第 17b 页)
唐属绛州)谓僚属曰吾闻
金汤非粟不守柰何舍牧穫而事城郭乎悉罢之使归
田百姓大悦 甲午鸾台侍郎同平章事 王方庆
罢为
麟台监 太子太保魏宣王武承嗣恨不得为太子意
怏怏戊戌病薨(怏于/两翻)庚子以春官尚书武三思检校 (第 23a 页)